儒源动态

命运与共,天下大同——纪念孔子诞辰2569年

2018/9/29 10:24:54

2018928日,孔老夫子诞辰2569年纪念日。

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,这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。

上午628分,儒源文化集团全体家人身着汉服,面向先师像端身肃立,在噌吰的钟鼓声中,参加庄严神圣的祭孔仪式。

祭孔,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孔子,而主要在孔(文)庙举行的隆重祀典,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、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。而从汉平帝元始元年的“褒成宣尼公”,到清世祖顺治二年的“大成至圣文宣先师”,孔子的封号随其地位上升一加再加,祭孔仪式也愈加隆重。




曲阜的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,即孔子卒后第二年。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,孔子故居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。

汉明帝以前,所有祭孔典礼都在曲阜孔庙举行。汉明帝永平二年(公元59),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、孔子。祭孔从此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政教活动,朝廷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。

时代推移,至元、明、清三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不再是曲阜,而改在北京孔庙。祭孔活动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,被称为“国之大典”。清顺治帝在京师国子监立文庙,专门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。




辛亥革命以后,祭孔典礼由中华民国政府的教育部主办。例如,曾担任中华民国教育部佥事的鲁迅,就曾先后多次参与操办北京孔庙的“祭孔”活动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祭孔曾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而被禁止,多地文庙等都遭到破坏。直到1984年,曲阜孔庙才率先恢复民间祭孔。



祭孔有“公祭”和“家祭”之分。到2004年,祭孔大典由家祭改为政府公祭。但每年春秋两祭之时,海内外的孔子后裔仍会回到曲阜,在公祭之后举行家祭。

戊戌年祭孔大典于928日上午在曲阜孔庙举行。



两千多年前,孔老夫子为“天下大同”的理想奔走一生;今天,我们的祖国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舞台的中央,以慰圣贤。

“根之茂者其实遂,膏之沃者其光晔。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柢深厚壮茂,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果实就结得饱满丰硕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肥沃丰美,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明亮悦目。



今天是928日,2569年前的今天,

一位智者出生,

在今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,

他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

并且,这种影响还将继续。

他的名字叫孔丘,人们尊称他为孔子。



有考证认为,孔子诞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八月廿七,依西历为西元前551928日。

在孔子诞辰日,中国大陆、香港、澳门、台湾、大韩民国、日本等地都有纪念活动。在文庙举行“祭孔典礼”是常见的正式纪念活动。台湾,孔子诞辰日的阳历日子(928日)为法定教师节。 

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孔子三千弟子,他们吟诵《论语》词句: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。



他有很多名号,

古人称为他“天纵之圣”,

今人称他为“至圣先师”,

还有人称为他为“无冕皇帝”(李约瑟)

……

不论是哪一种,浮现在我们面前的,

都是一个高大的形象。



但是,你以为,

孔子只是一个严肃、迂腐的老先生,

只是一个深沉、睿智的老学究。

那么,你错了,

事实上,孔子是一个可爱、灵活的老人家。

他会自嘲自己是“丧家之犬”,

他也会“出尔反尔”,不遵守誓言。

今天,我们来说一说那个可爱的孔子

他是个悲苦的少年

孔子的父亲生他之前,已经有了九个女儿,

还有一个身有残疾的儿子,为了继承家族官位,

孔子的父亲又娶了孔子的母亲,

生下了孔子。

此时,孔子的父亲已经66岁了。

孔子三岁时,父亲去世了。

母亲和他被正妻赶出家门。

后来,母亲带着他来到曲阜一个叫阙里的小巷,

过着清贫的生活。

孔子曾说: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。

意思就是说小的时候,生活贫苦,

做过许多粗活。



孔子是个热爱学习的人

孔子是个爱学习的人,

许多人都曾是他的老师。

他曾向老子请教过礼的问题,

向苌弘请教过乐理知识,

向师襄学过鼓琴,十分认真。

在师襄都认为孔子弹得十分不错的情况下,

孔子依然勤加练习,以求尽善尽美。

孔子还有一个老师,叫项橐。

一次,孔子路遇七岁项橐,见他对答如流,

自己提出的许多问题,都被他巧妙解答,

于是,拜他为师,结为忘年交。



孔子是一个敢于自嘲的人

一次,孔子从郑国到陈国,

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,

于是他独自在城门等待弟子来寻找,

路过的人,看着孔子落魄的样子,

说:“那个人好像一只没家的狗呀”。

孔子知道后,说:就是,就是。

这样自嘲的孔子,是不是特别可爱。

落魄时,还有心自嘲,可见,孔子是个豁达的人。




孔子是一个“出尔反尔”的人

孔子周游列国时,路过蒲地,

蒲人拦住孔子,不让他继续前进。

蒲人说,只要你发誓不去卫国,

我就放你走。

孔子与蒲人发誓定立盟约后,

出了东门,就往卫国赶。

子贡说:老师,我们怎么能违背誓言呢?

孔子说:他逼我发的誓,神灵不会听的。

(要盟也,神不听。——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)

原来,孔子并不迂腐,他是个会变通的老先生。




孔子是一个智者

颜回是孔子最得力的徒弟之一,

孔子周游列国时,途中几天没有吃饭。

子贡找来一袋米,颜回煮饭给孔子吃。

饭快熟时,有学生看见颜回抓了一粒米吃了。

跑来向孔子告状,

孔子什么也没说,等颜回来请他吃饭时,

他对颜回说:我梦见先父,这饭我先祭奠先父再吃吧。

颜回说:不行啊,刚才煮饭时候,

有炭灰掉到饭里去了,丢掉可惜,我就吃掉了。

孔子感叹道:

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,但即便是眼睛看到的仍不一定可信;人依靠的是心,可是自己的心有时也依靠不住。学生们记住,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。




孔子是一个追逐梦想者,周游列国,历经坎坷

孔子有梦想,

他的梦想就是将自己的主张付诸实践。

孔子在55岁时,周游列国,

寻找贤明的君主,这一路上历经坎坷。

路过匡城时,被围困了五天。

在陈国时,孔子师徒被围困在半路上,

前不着村,后不着店,粮食吃完,七天没吃饭。

孔子在郑国,与弟子失散,

仓皇落迫,人们说他如“丧家之犬”。

在追求梦想的路上,虽然诸多坎坷,

可他却一直坚持,可谓执著的追梦者。




孔子是一个“吃货”

孔子是一个吃货,吃穿住行十分讲究。

特别是吃。

他提出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的口号。

粮食越精致越好,肉类切得越细越好。

他还发明了一套“饮食理论”,

即“色恶不食;恶臭不食;失饪不食;割不正不食;不得其酱不食……”

可见,孔老夫子在吃上的讲究。

据说,《论语》中提到吃的就有四十多处。




孔子是最好的老师

他奉行“有教无类”,

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,

不因为贫富、贵贱、智愚、善恶等原因

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。 

他有三千多个弟子,

其中最贤能的有七十二个人。

颜回、子路都是他十分钟爱的弟子,

当得知他们去世的消息,

他为他们伤心难过,俨然一位长者父亲。



这就是孔子:

一个悲苦的少年,

一个执著的追梦者,

一个自嘲的智者,

一个可爱的吃货,

……

可能还有许多身份,我们还不知道。

但是,他的智慧,他的学说,他的思想,

却深入我们的骨髓,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。

今天是孔子的诞辰。

让我们永远铭记。


在这个伟大的时代,我们纪念至圣先师最好的方式,就是将圣贤的思想和智慧继承发扬光大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照进世界的每一个角落,世界命运与共,天下和合大同!